发布日期:2021-09-09
我国目前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口,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李强书记来青浦调研时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发挥优势,持续用力做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三篇大文章”的要求。青浦区站在承接服务保障进博会和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如何率先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已是当前我区最紧迫的任务。
今年,区委、区政府委托区政协开展“我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研究”重点课题调研。3月底,区政协便制定了课题调研方案、召开开题会议,广泛邀请区级相关部门和相关委组、界别委员共同参与,明确方向、部署工作、落实责任。4月—6月,课题组深入一线,实地走访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品牌农业企业,召开相关部门和村镇负责人座谈会,收集资料数据,了解我区农村产业基本现状和困难,听取各方意见建议。7月—8月,课题组前往吴江市平望镇后港村、松陵镇南厍村、嘉善县姚庄镇北河村等地,学习考察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并结合前阶段梳理的我区基本情况,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一、全区农业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农民收入现状
课题组以2019年数据为例,全面了解全区“三农”基本情况,重点调查了农业产业、农村集体经济、农民收入情况。
青浦区现有行政村184个、7个涉农居委会,共计191个。2019年度,农用地面积33.03万亩,对外流转面积25.29万亩。农业生产总面积19.15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1.9万亩,蔬菜面积4.1万亩,草莓5375亩,其他经济作物2318亩,水产2.38万亩。全区常住人口123.31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71.43万人,户籍人口49.6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7.42万人。
(一)农业产值和占GDP比重下降,但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初现雏形
2019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9.72 亿元,比上年下降5.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6∶37.2∶62.2。其中,种植业13.56 亿元,下降9.1%;牧业0.30 亿元,下降42.4%;渔业3.00 亿元,下降11.8%;农林牧渔服务业1.23 亿元,下降4.3%。近年来,我区农业规模逐渐形成。粮食规模经营占比90%以上,蔬菜组织化经营占比86%,农业标准化率达到60%,绿色食品认证率27.35%。特色产业强势发展,目前共有“白鹤草莓”和“青浦薄稻米”两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练塘茭白”已注册国家地理标志。“淀湖源味”区域公用品牌年产值达4.2亿元。产业融合发展成效初显,现已建成区休闲农业4A旅游景点2个、五星级农业休闲园3个,三星级农业休闲园1个,农事旅游节庆3个,“一村一品”示范镇3个,年接待旅游人次160万,直接收入2亿元。
(二)村集体经济持续改善,但东西地区差距仍较明显
2019年,191个村级经济合作社总收入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9%,平均每家合作社收入252.88万元。已有44个合作社实现分红,比上年同期增加29.4%,参与分红成员128737个,年度分红总额6222.78万元,年度人均分红620.89元,每股分配金额26.96元,户均分红2235.43元。191个村(居)委会2019年度收益为赤字0.7亿元,有97个村(居)委会收支赤字,占50.79%。2019年度村均支出达438.22万元,高出村均收入36.65万元。平均村级可支配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有华新镇、徐泾镇和重固镇;500万元以下、300万元以上的有赵巷镇、夏阳街道、白鹤镇;300万元以下的有盈浦街道、香花桥街道及青西三镇(系2018年数据),青东、青西村级经济差距较为明显。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工资性收入占比较高、其他增收渠道不多
2019年,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63 元,比上年增长8.9%。纯农地区本地农户人均收入34383元,人均工资性收入19339元,占比为56.25%,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四类收入中贡献最大。另外,人均转移净收入10469元,占比为30.45%;人均财产净收入2934元,占比为8.53%(财产性净收入主要以土地流转收入和房屋租金收入为主,其中土地流转收入达2411元);人均经营净收入1641元,占比为4.77%,其中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含农产品自产自用)为60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76%。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一头热,社会资本参与不足
我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以政府为主体,行政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比较弱,缺乏专业运营团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招商引资力度不大,尤其是农业招商尚处于起步阶段。示范村创建资金投入大,后续管护成本相应增加,光靠政府财政补贴,终究难以持久。
(二)龙头弱,发展质量效益不高
产业集聚度、规模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引领带动作用不强,农业科技创新力比较薄弱,“互联网+农业”推进缓慢。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存在品牌效应不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整体上市场竞争力还不强。一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特色、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消费活力不足,“一日经济”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地头散,用地需求破解困难
农业土地流转不够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部分土地流转用途不符合现有农业规划布局,有到期后无法续签、土地又一时难以收回等现象。乡村产业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用地需求短时无法得到满足,土地性质变更难度较大。老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等存量土地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四)带头少,专业人才支撑不够
我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体制内优秀干部未能向农村倾斜,镇、村两级人才支撑不足,特别是能力强的村级组织带头人匮乏。农业经营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管理能力跟不上时代要求,各类农业技术人才相对紧缺,从业人员老龄化、断层现象明显。人才政策对农业人才的激励作用不明显,吸引社会贤达和有志青年回乡创业等方面力度还不大。
三、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各地围绕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成功打造了一批不同模式带动下的典型案例。课题组结合我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形态、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及急需破解的难点问题,在众多模式中挑选了3个案例,望能借他山之石,突破我区乡村产业不强的瓶颈。
1.品牌引领模式,解决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问题——浙江“丽水山耕”。丽水立足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优势,实施“母子品牌”战略,引导地标品牌及农业主体加入“丽水山耕”品牌体系,实现双商标方式运营,有效增加农产品的信誉度和附加值。随着“丽水山耕”品牌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产品影响力日渐提升,市场渠道持续开拓,根据“农业主体+冷链物流+社区店”营运方针,开展双线营销、商超营销、社区营销等多渠道营销,在“丽水山耕”的助推下,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农民由此增收致富。
2.民宿带动模式,解决“一日经济”问题——松陵镇南厍村。以原始村庄为基底,通过不断设计改造、提档升级,打造“南厍e村”特色田园乡村项目。“上海白相里·南厍绿水人家”是“南厍e村”规划中的首个入驻项目,主要是提供包括客厅、起居室、厨房、餐厅、多功能空间、私人院落在内的4到5个房间的整栋房屋出租,其宗旨是为家庭聚会、好友聚会、团建等多人出行提供娱乐、居住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民宿带动,引入更多优质平台,融入古村旅游和周边产业园、科创园,打造“乡村客厅”,留住了游客,增加了收入,最终达到“为了一间房,赴一座城”的效果。
3.资本参与模式,解决产业单一、才智瓶颈问题——金山区新义村。通过税收返还等诸多优惠政策,实施“众创入村”,让一大批闲置农宅“活”起来,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打造“众创空间”。入驻企业通过植入新兴产业业态、引进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引入先进生态治理技术等方式,升级现有的单一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乡村新业态的培育与运营上,新义村与天域公司携手,创办上海乡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已建成的新义村创客区建设农产品创意基地,搭建多样发展载体,构建“专业合作社平台公司”的产业振兴模式,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推进田园综合体的稳步提升,高质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四、相关对策建议
(一)打好“城乡联动牌”,依托城市寻找产业方向
乡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乡村。青浦背靠上海国际大都市,乡村产业规划不能脱离国际都市背景。要立足青浦作为城市副中心以及长三角节点城市定位,立足示范区“生态绿色”定位和区域“十四五”规划,把握城乡联动、共生共融的总基调,高起点统筹乡村产业规划布局。
1.以城哺乡、多方参与。我区的乡村产业定位应当以适应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发展作为大方向,并通过城市发展反哺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要立足上海人口基数大、经济发达、购买力强、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等情况和趋势,规划产业业态、能级、规模等。借助上海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科研优势,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农民参与、科研协同、金融助力的发展格局。在产业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原住民的参与度、获得感,给予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借鉴重固引入中建八局参与章堰乡村规划建设的做法,持续推动国有大企业在乡村设施建设、产业导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把握需求、叠加产业。注重一二三产的要素融合,立足一产、“接二联三”。迎合都市人对休闲生活、田园体验等方面的需求,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文旅资源优势,重视发展都市农业和农业服务业,重点做好食、住、行、游、购、娱六篇大文章。探索亲子研学、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将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景点串点成线。破解民宿发展的政策瓶颈,鼓励发展民宿经济,精心设计夜游、夜食、夜购、夜娱项目,突破“一日游经济”的困局。
3.着眼未来、优化布局。依托青浦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区域规划制定乡村产业规划,布局相关产业,在减量化工作推进中要保障好乡村的发展空间。要紧紧抓住青东联动、青西协同、青中融合的发展契机,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利用现有的产业项目、资源禀赋,统筹配置区内资源产业,推进乡村全域旅游。比如利用环城水系、蓝色珠链、非遗项目等资源,开发文旅产业。利用青浦西郊农产品贸易中心,布局冷链物流装备等农业设施产业。依托西岑科创小镇华为研发基地,植入优质创新经济项目,为产业和人才提供功能配套。
(二)打好“特色产业牌”,立足基础做优农字号
农业始终是乡村的基础产业,要立足基础,进一步做强品牌农业、科技农业,提升农业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通过产业人才和职业农民培育,为农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1.提升品牌价值。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有机绿色认证等权威认证,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同步提升。依托长三角绿色生态示范区和绿色青浦的地区品牌效应,强化“淀湖源味”农产品公共品牌的引领作用,构建区域品牌、农业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三级品牌战略体系。引入专业机构,做好品牌运营管理,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宣传营销。可以举办观赏、采摘、品尝、体验、赛事、农耕文化展示等为主题的农事节庆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和新媒体、自媒体,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努力破解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对涵大隆酱菜、赵家豆腐干等一批知名老品牌实施品牌复兴战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2.加强科技赋能。加快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青浦教授工作站,强化突破农产品育种、绿色投入品、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农业科技攻关。大力提升农业设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推进智能机器替代人工种养。抢占生物医药、农业装备设施等产业的高端领域,依托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通过种源选育、绿色种养、环境管控等科技手段,持续提升一粒米、一枚果、一棵菜、一条鱼等特色农产品品质。如金泽镇哈玛匠果园在桃子培育方面走精品路线,一个桃子卖60多元仍供不应求,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3.强化人才支撑。产业兴旺关键在人。要强化党建引领,挑选“懂三农、有情怀、肯干事”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充实到镇、村两级乡村振兴队伍中来,为村干部拓展更多个人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激发干部主动性和基层党组织活力,培养乡村振兴新力量。打造“头雁效应”,培养引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通过开设“首席技师工作室”等方法,开展培训进修、技术交流、带徒传技、创新科研、技术攻关,力求引培一名人才,打造一支团队,带动一批人员。特别要鼓励人才带项目落地,鼓励青浦本地的农业人才返乡创业就业。落实人才政策,推介更多农业人才参与区人才评选,扩大农业领域享受“青峰1+5”政策的人才数量。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转变本地农民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积极性和就业能力水平。
(三)打好“模式创新牌”,聚焦瓶颈推进跨越式发展
大力推动招商工作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盘活资产模式创新,着力破解乡村产业发展社会参与度不高、农业产业规模效应不大、农村集体资产和宅基地资产闲置等瓶颈问题。
1.建立农村产业招商机制。制定农村招商规划及政策,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乡村地区项目导入和资本注入,建立社会资本、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利益勾连机制。借鉴工业和服务业招商政策和经验,加强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吸纳专业招商团队,建立招商和服务全生态、全流程管理机制。成立区、镇两级招商平台,强化工作绩效考核。村里招来的企业,可落户到镇、区的工业园区、私营经济城,同步享受税收返还收入。注重招大引强,加大非农产业招商力度,因地制宜打造产业特色。
2.加快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在集中居住、连片种养、连片开发基础上,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起来,组建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生产规模化、组织集团化、管理现代化,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努力避免小而散的同质竞争。龙头企业负责管理经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负责标准化生产,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细化专业部门分工,培育“工匠精神”,实现产业精耕细作,打造一批农业千万产值集群。
3.大力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大力盘活宅基地、集体资产等乡村闲置资产,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新业态,打造田园综合体。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要牢牢抓住两大国家战略和青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把握地区整体环境和吸引力提升所带来的乡村资源的市场需求契机。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体经济组织对闲置资源进行统一盘活利用,对落地项目意愿较多的地区,可通过回购物业厂房,结合产业规划进行二次开发,保障项目用地。在基础设施、区位条件较好的乡村,可以利用闲置宅基地和住宅,通过大型国企或产业龙头开展平台招商,在乡村中统一导入电商、文创、艺术等产业项目,探索“一村一平台一产业”的发展模式。对特色农产品基础好、生态环境好的乡村,可依托大型农业企业和产业龙头,集中吸收村集体土地,打造休闲旅游项目,广泛吸纳农民就业。要千方百计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和导入产业项目,持续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做强农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种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