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9-09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也是事关千家万户幸福的社会公共服务工程。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以来,区政协围绕推进学前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查建议。
一、发展现状
我区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优先发展,近年来呈现加快发展、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1.教育改革快速推进。强化政府主导职责,连续实施两个五年行动计划,幼儿园数量从2010年的40所扩增到目前的119所。公益为主、公办为主、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成为我区学前教育的主线。
2.教育公平逐步实现。所有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均为公办省优质园,幼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学前教育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都要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
3.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坚持“儿童立场”,办有品味的幼儿园。创新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全省第一个整体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地区。2019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内涵发展项目。
二、问题不足
学前教育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入园难”、“入优质公办园难”仍然是困扰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
1.学位资源供给不足。户籍人口学位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城区按需入学难以保障;在吴创业就业人员子女学位保障水平较低。一是规划落地较慢。由于土地指标落实、规划编制调整等原因,幼儿园建设赶不上生源增长速度,造成大量需求累积。二是配套建设滞后。早期的小区配建幼儿园,在执行与首期住宅“四同步”上有差距,存在建设、交付延后。三是隐性需求不少。伴随户籍准入条件放宽,人才落户需要一些学位。同时,全区还有不少看护点,实施看护点整治,也需要一部分学位。
2.教育资源发展不均。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与城市化进程匹配度不高,人口净流入压力下的教育均衡发展矛盾较大。一是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现在购房就要落户、落户就要学位已经成为常态,热点区域学位供不应求。随着城区新楼盘不断入市、已售楼盘入住率不断提高,学位短缺现象还将持续。二是公益普惠供给不足。全区公办园及普惠性民办园(以下简称“普惠园”)占比在苏州排名不低,离公办园80%、在园幼儿85%的省标要求仍有差距。三是园际需求冷热不均。“入公办园难”呼声最大,购房优先考虑学区。优质公办园“大园额”、“大班额”现象比较常见。同时,全区还有26所村园,吸引力也不强。
3.普惠园发展能力不足。普惠园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民办非赢利性机构,对政策、补贴的依赖较大。一是保教收费标准偏低。普惠园收入来源单一,日常运行严重依赖保教费收入。目前我区普惠园保教费执行与公办园同一标准,相比省内其它地区偏低。尽管政策允许保教费适当上浮,但上调收费会对本地生源产生挤出效应。二是政策补贴仍有局限。政府的扶持、奖补政策近年也有调整提高,总体力度仍不大。如省政府要求的普惠园“零租金”政策,还没有执行到位;对在普惠园就读的本地幼儿,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补贴等。三是稳定发展能力不强。收入不足,支出不少,是摆在普惠园面前的共性问题。同时,普惠园不能贷款,也没有安全现金流和危机储备金,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受疫情影响,多地(外地)出现民办园停办、转让或破产。
三、对策建议
苏州是国内第二大移民城市,我区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要立足提升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推动民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提供更加充裕、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1.大力推进学位供给。要围绕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着力破解“入园难”的问题。一要开发中配建。要落实教育优先,坚持教育引领城市发展,争取幼儿园建设领先房地产开发。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把配建学前教育资源纳入区(镇)科学发展观考核。二要城市中补建。在学位资源紧缺的区(镇),要见缝插针,充分挖掘闲置场所、设施举办幼儿园。要积极探索建园新途径,可以通过政府收购土地或厂房设施,协助变更土地性质,以“公建民营”、“公租民运”方式举办普惠园;也可以通过激活民间资本,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三要农村中改建。要扎实推进农村园的重建和改造工作,提升硬件基础水平,提高容纳能力和吸引力。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规范提升,稳妥推进看护点整治。
2.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公益普惠园最为群众所期盼。“入好园”就是呼吁家门口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教学。一要突出公益普惠主线。要坚定公益普惠,合理布局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建幼儿园原则上举办公办或委托举办普惠园,确保公办园数量、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巩固提高。二要坚持城乡协同发展。要创新“优质园+”模式,通过承办新园、举办分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要推动教师资源向基层倾斜,发展壮大扎根基层的教师队伍。三要强化学位资源预警。要探索建立学位资源需求预警机制,学位预警报告要有1-2年的提前量。要健全生源预警机制,定期组织情况排摸,适时发布学位信息,合理引导家长预期。
3.加大普惠园扶持力度。发展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优良的普惠园,是解决当前资源紧缺的重要举措。一要落实成本分担机制。要根据办园成本、水平等,合理确定普惠园保教费收费水平,实行分等收费、优质优价,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在普惠园就读的本地生源,收费差额部分建议按生给予补贴。二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要坚持公办、普惠一视同仁,生均公用经费同等标准、同时考核、同步发放。要通过落实用房用地、购买服务、发放稳岗补贴等方式,让普惠园安心求发展。要按照普惠园“零租金”要求,研究落实减免或补助办法。三要统筹推进提档升级。要坚持公民一体化管理,强化优质公办园的业务指导和示范引领,推动普惠园水平提升。要坚持抱团发展战略,通过公办园结对普惠园、片区协作、向普惠园派驻公办教师或团队等方式,促进协调发展。要坚持质量导向,鼓励普惠园争先创优、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