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09-09
一、背景现状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各项对接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2018年11月30日“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标志着四地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正式开启。四地文化部门提出要促进备忘录成员单位资源的开放共享,积极加强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定期举办合作年会,召开研究论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构筑长三角“江南文化”振兴高地;推动联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共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六项主要内容。
长三角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活态流传的民间经验智慧的结晶,是长三角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青嘉吴昆地区,地理上属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也是传统意义上江南水乡的核心区域。流传于该地区的民间传说、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以及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不胜枚举,其影响不仅仅限于太湖周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2019年5月,青浦区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包括国家级名录项目1项,上海市级名录项目14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上海市级传承人11人。嘉善县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项,浙江省级名录项目10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浙江省级传承人10人。吴江区有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江苏省级名录项目3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昆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江苏省级名录项目8项。拥有江苏省级传承人2人。
二、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所带来的各种利好,往往被人们讨论最多,关注度最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也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一体化进程中带来的挑战,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就非遗保护这一长期艰巨的文化工程来说,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落实措施不利,常常流于空泛。
一体化对于长三角城市的中心城区来说,意味着经济带动力的增加、文化辐射力的增强。相形之下,青嘉吴昆地区,尤其是青浦西部、嘉善北部、吴江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因为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以及水源地保护、生态保护等需要,恰恰是经济文化发展最落后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又蕴藏着最丰富的非遗资源、拥有最多的非遗名录项目。目前这一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项目多,专职人员少、人才紧缺、传承人年龄大、待遇低,直接影响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虽然长三角一体化让这些问题得到了重视,但还需要全面的规划,需要基础设施、人才、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配套落实,才能避免流于空泛,发挥后发优势。
2、权衡利弊不清,存在盲目开发。
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镇化最高的区域,也意味着此区域内的非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着被破坏和快速消亡的高风险。鉴于本区域内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促进非遗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利用民俗非遗作为乡村振兴的依托,发展文化产业,未尝不是好的选择。但首先要考虑到非遗项目自身更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但目前很多地方把非遗做为创造经济效益的手段。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置保护于不顾。
3、彰显特色不足,竞争水平不高
长三角一体化是个性与共性的一体化,合作与竞争的一体化,既不是趋同化,也不是平均化。各地区需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内核,把握当地特色,抓住特点,打造文化活动的品牌,创新内容和形式。此外,虽然长三角的目的在于共建共享,但不排除仍然会出现几个地方争夺同一个项目、同一位名人的可能。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可能在这一战略下完全消除,在一体化的初期,可能还会激发矛盾。比如,在非遗项目中,有些地方不加考证,牵强附会,一定要证明自己才是发源地,好像如此才能夺得头筹。形成低水平竞争状况。
4、深度合作不够,项目动而不活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动了各级政府机关、各部门、各团体的对接和合作,一时之间,形成了颇为热闹的走动局面。但走动常常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不能真正在走动的同时让各项工作活起来,有深度地合作、有步骤地一体化。
5、保驾护航不强,资金投入不够
无论是扶持传承人带徒授艺、培训队伍、建立传承基地,还是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进行交流,举办研讨,或是建立数据库、聘请专家、出版书籍、发展产业等等,没有经费的保障,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当前在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和非遗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各级政府财政的配套资金要到位、民间资本注入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三、建议
方兴未艾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了青嘉吴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显著进步。以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各地纷纷绘制江南文化发展的美好蓝图。针对抓住长三角一体化给非遗保护带来的诸多机遇提出如下建议。
1、突破壁垒,使顶层设计更趋完善
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地方性政策统一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最本质的要求是突破现有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实现制度一体化。建议以备忘录的签署为契机,青嘉吴昆地区进一步构建区域文化合作的平台载体、形成常态长效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政策,使非遗保护具备良好长远的制度保障。
2、纳入体系,使非遗版图更加完整
建立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对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国家级项目之外,本区域内还有其他省、市、区(县)级非遗项目,以及在资源中有待整理的诸多项目,随着非遗申报工作的继续开展,其总量势必越来越大。长三角一体化后的非遗版图会在相互参照中,变得越来越完整。由于文化上的相似性,各区重复申报的项目也占一定比例。这些项目有望在新版图中,交流互鉴,对于项目的整体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3、取长补短,使保护手段更加多样
非遗保护手段应该多样化,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多年来,青嘉吴昆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有益探索。比如,吴江区积极创建非遗生态保护区,以同里古镇及其周边的村落、湖畔、湿地为核心,保护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实行整体性保护,形成“古镇—传统村落—自然生态区”的格局。昆山市制定了《昆山市乡土人才(能工巧匠类和文化传承人类)评选实施细则》,加大了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青浦区在全区积极开展“非遗在社区”传承传播活动,2018年度11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近百场。建议取长补短,建立非遗专家库,树立非遗特色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数字化、网络、微信、文化云等平台为非遗展示和推广服务等。
4、多方搭建,使交流平台趋于优化
交流平台的搭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进博会到长三角文博会,从中国文创产品博览会,到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各层次的平台也是展示非遗的舞台。优秀的非遗不仅可以从这里走向全国,还可以走向世界。建议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青嘉吴昆地区采取服务购买、人才聘请、联手培训、签约合作等形式,搭建非遗人才交流的平台,补充专业人才队伍方面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也将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力量源泉。
5、统筹资源,使非遗旅游更快发展
非遗项目与旅游相融合,是引导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激发非遗生机和活力的有效措施。青嘉昆吴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条件,且处于1小时交通圈以内。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青嘉昆吴四地签订了《环淀山湖旅游合作备忘录》,在环境治理上相互合作,统一治理,维护好共同的生态环境。建议在此基础上,青西、昆南的古镇,连同沪上知名景点大观园、红色教育基地陈云故居、东方绿舟、环淀山湖大道等旅游资源,设计成连通几地的文化旅游路线,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拓展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江南文化空间,并与乡村旅游、古镇开发相结合,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高水平。
6、互惠共赢,使文化产业更趋兴旺
在青嘉吴昆地区繁多的非遗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手工技艺、美食类、服装日用类,本来就以小作坊、民营企业形式存在,或者是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项目。建议在政府引导、文化部门参与下,社会化经营管理,盘活非遗资源。以地方特色非遗项目为品牌,推动非遗与商贸、文创、科技、教育的结合,和乡村振兴、特色街区、特色小镇融合发展。鼓励利用非遗元素带动文化产业,拉动文化消费。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遗经济实体,对文创企业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平台支撑、优化行政服务、扩大社会影响。
7、信息共享,使非遗研究更有深度
根据我国非遗保护的要求,地方非遗保护中心大多将相关资料以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了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各地文化资源的开放程度和信息共享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建议青嘉吴昆地区尽快建立长三角非遗一体化的共享平台,除了信息共享,还可以作为研究平台,总结成功经验,厘清存在问题,指导全区域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8、改变观念,使非遗保护更加自觉
青嘉昆吴地区人们在生活习惯、乡音乡俗上有着极大的亲切感,在日常生活中也相互通婚、求学、经商,交往密切。除了生活圈的重叠、文化圈的交融,这一地区还存在着祭祀圈的重合。庙会,是当地最为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每逢赶庙会,人们之间走动十分频繁。地域的文化认同感,也在一次次的信仰狂欢中不断增强。建议在意识形态上加以宣传和引导,强化“一家人”的内在意识,促使人们改变观念,守护共同的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将深刻改变这一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在这一战略中,我们要传承创新、与时俱进、把握好非遗传承规律、提升非遗保护的水平,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