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位置: 首页>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
春雨归海,梦想与国家发展同步——记政协委员、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霖
发稿时间: 2018-03-05

  近日,区政协委员、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霖,被评选为青浦区第二届领军人才。他是一名深具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把平凡的人生过得并不普通,他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得到了政府领导和业内人士的充分认可。从1999年拿着借来的100万元创业,到2011年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爆发式增长,2017年营业利润2.5亿元。这就是张春霖和他一手创建的巴安水务。作为水处理工程的技术型公司当家人,60后的张春霖属于典型的技术男,然而在他的创业之旅中,踏准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不断寻找蓝海,正是是对创新的坚持才成就了他的梦想。

一个资深“金领”的创业之路

  2011年的上市,给巴安水务的创始人带来诸多挑战。 “一下子感觉时间不够用。 ”张春霖有点自嘲地说:“虽然我们创业的团队很成熟,但是上市后,发现团队的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了,需要提升,所以我把他们一个个送到商学院去学习,另外还要从外部招聘一批优秀的人才,特别是成熟的行业内人才。 ”在他看来,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公司战略的落实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必须的过程。

  随着巴安水务新的办公大楼和研发基地陆续投入使用,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张春霖并不满足于这些外在的改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创业的时候,大家憋着一股气,坚持自己的理想。上市成功后,这股气有点松懈了,要把这股气给鼓起来。 ”他提出,当前巴安水务要搭建政府、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五大平台,树立新的目标来激励全体员工。

  也许1995年主动放下“金领”饭碗,从当时全国最大的电力设计院辞职时,张春霖靠的就是这股“气”。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好的工作不做。 ”18年前放弃5万元的年薪,又是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在如今编制一个难求的时代看来,仍然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由于在大学期间对英语花了很大的工夫,所以张春霖的英语水平在设计院也是十分突出的,被安排从事涉外项目的工作,负责引进发电厂设备,对新技术的接触也就比较多。因此下海创业后,张春霖靠工作时积累的信息和渠道,代理国外的技术和设备,赚到了“第一桶金”。然而到了2000年前后,随着通讯事业的发达,市场信息进一步透明,张春霖发现竞争者一下子多了起来,原来的蓝海在迅速变红。经过考虑后,他决定从技术代理经营转向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也就是在这个期间,1999年张春霖创办了巴安水处理公司。公司的名字SafBon,源自于他认为英语和法语中两个最美的字,寄托了他对安全和美好的向往。为了克服原有销售团队的技术力量不足,张春霖从原来单位聘用了一批退休的老专家,开始研发空冷发电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这一技术在2年后基本成型,2003年巴安即获得了第一个1000万的大订单,来自位于北方的山西古交发电厂。

  也许这就是张春霖所说的机遇,2000年一度沉寂的中国电力行业在2003年伴随着中国经济景气进入大发展,同时随着高压电远距离输送技术的提升,国家发改委对电厂选址的思路有了变化。我国煤产地主要在北方,用电大省则是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以前多是在南方建电厂,将北方的煤运到南方;这时经过专家研究后,发现在北方建电厂,通过高压线将电送到南方的方式更为经济。由于南方多水,北方缺水,所以北方的电厂则多用空气冷却蒸汽。这也就使巴安研发的空冷发电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一诞生便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巴安水务开始急速扩张。以山西古交发电厂为起点,巴安水务整合500多个供应商,将自己的技术转化为市场成果,陆续为100多个发电厂安装了自己的系统。巴安水务也从一个二三十人的小公司,在与当时国内“巨人对手”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迅速跻身亿元销售额俱乐部,几年之间,销售收入翻了四五十倍。

  在大力开拓北方市场时,张春霖敏感地捕捉到了北方缺水的政策性动向。由于国家发改委严令新建电厂不得使用河道和地下水,于是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成为发电厂最可靠的工业水来源。巴安水务研发的再生水回用系统,可以使发电厂把处理后城市污水循环利用,成本低廉。 2004年巴安接到华润首阳山发电厂的第一个订单,进入中水深度处理项目中水回用领域。这一环保而经济的系统很快成为巴安的第二大块业务。

从专精电力水处理走向“大环保”公司

  2007年对于张春霖和巴安水务都是关键之年,公司决定上市。 “2006年之前都是人治,但是在这一年到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就读EMBA后,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春霖开始认识到要把公司做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上市是一条必经之路。上市就像是一次压力测试,对整个公司机制和团队能力的一次考验。经过重重考验, 2011年9月,巴安水务成功登陆深圳交易所,募资3亿元。

  “上市能成就环保企业的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张春霖告诉记者,上市后使公司搭建政府平台成为可能。上市使巴安实现了资本集聚,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走出了过去因资本束缚只能做总承包项目的困境。股份制改革也使公司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另外也为公司带来了人才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行业精英加盟,增强了企业研发实力。解决了融资平台的跳板问题后,长期耕耘在电力领域的巴安水务再次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市政水处理、污泥处理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天然气新能源。在青浦的巴安水务总部就集成了巴安三大技术——直饮水、污水处理和地源热泵,其中最后一项就是通过全封闭的采暖系统,长期为巴安的行政办公大楼提供制冷制热。张春霖非常看好天然气发电领域,他说:“近几年我们国家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储备,10年内,我国天然气发电的比例,将从今天的不到1%要大大增加。”天然气新能源系统将成为巴安重点开拓的又一领域。

  污泥处理则是巴安水务关注的又一水处理延伸领域。过去我国的污水处理只重视水处理,而忽视了水处理后形成的污泥治理,这给城市环境埋下了巨大的环保隐患。随着公众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迅速上升,政府投入污泥治理的步骤也在加快。张春霖说:“这个技术其实上海很早就开始研发,但是走了不少弯路。巴安开发的薄层污泥干化技术,可以利用发电厂的余热蒸汽干化污泥,干化污泥可以转化为低热值的煤用于发电,焚烧后的污泥转化为粉煤灰在市场上出售。这是一个非常环保和循环利用的技术。 ”他表示这一项目已经经过认证,有望成为今后污泥处理的主流技术。

  回顾创业路,看起来每一步都走得很顺畅,但张春霖仍有难以忘怀的那些艰难时刻。 “很多人不敢去创业和创新,因为感到无从做起。 ”他想起当年自己创办公司时,从注册开始到财务制度,对一个没有接触过这些领域的工科男来说,真是千头万绪,既麻烦又琐碎。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创业过程中只能靠坚定不移和努力不懈,可以去把握机遇。坚韧两个字可以造就企业家精神。 ”

  60后生人张春霖发现企业发展后,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也面临着代际交流的问题。“许多年轻的工程师都是8090后,在执行和承压能力上跟6070后不能比,但是他们也有善于创新的一面。 ”为此,张春霖花了大力气在公司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上。巴安水务不但有系统的企业哲学、企业使命、企业理念与核心价值体系,甚至连新的企业总部大楼外观都神似哈佛商学院。他不惜投入,把员工送到交大、同济等一些商学院去学习。 “我希望员工能够有一个放下工作、给自我充电的机会,这样重新梳理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 ”

  技术出身的张春霖相信学习的力量,他自己也在不断寻求新的视野。作为一个民营的水务公司,他发现,“大批的水务企业都集中在北京,行业生态模式跟上海也不同。我们集中在技术创新上,但忽略了政府平台的开发建设,毕竟水务行业与政府的关联度非常高,这是绕不开的。 ”

  正是因为受惠于国家对环保行业的支持,巴安水务的收入大幅增长,“我们的目标是每年营业收入有大踏步的增长。 ”张春霖毫不怀疑地说:“只有把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才会成功。 ”

静水流深

  技术,是采访张春霖的关键词。他学技术出身,做技术创业,就连新启用的企业总部也被称为研发大楼,并集成了公司的三项核心技术,就像是一个技术示范案例。因此,当面称他“技术男”,张春霖一点也不介意,他还会告诉记者,哪几项技术就是他自己参与开发的,谈起公司的专利如数家珍。也许正因为这样,张春霖始终把自己的企业放在水乡青浦练塘,远离市中心的繁华打扰,精心耕耘自己的技术富田。

  在技术上,张春霖的巴安是高调的,在国内举办了与技术相关的高峰论坛,发布有关行业标准,申请各种技术认证和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另一方面,所有见过张春霖的人又都会觉得,他怎么那么像一个国企老总,而不是一个民营企业的创业家。因为他的话语中频频提及国家、政策,又很少谈到他自己的成就,其低调谦和丝毫没有一代创业者常见的那种张扬。就连巴安水务也有这种风格,始终坚守核心业务,专注务实。

  很多人会觉得巴安是运气好,每一步都踏准了市场的大势,但是张春霖身上对技术的无比重视和对企业发展的慎重,何尝不是能够抓住一次次机遇的根本所在?在巴安水务的公司哲学里,归结为一句“静水流深、厚德载物”,诠释就是“低调谦逊,平和清静,宽厚包容”。在张春霖的期望中,希望所有员工都能做到慎思、博学、笃行、厚德。主动拥抱变化、研发新技术,让巴安始终跑在市场前面,而韬光养晦、低调做人让巴安规避人为风险和战略失误。

  也许名字中带着一个 “霖”,张春霖与水有缘,也与水相近。水能润物,也能载物。上善若水,读懂了水的精神三味,也就读懂了张春霖的创业哲学。